今年以来,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的举牌行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。截至8月中旬,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9次,不仅大幅超越2024年全年的20次,也超过了2020年的26次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,仅次于2015年的62次。这一数据将2025年的险资举牌活动推至历史第二高位。
险资举牌呈现多元化格局
从举牌标的分布来看,险资29次举牌涉及22家上市公司,其中包括5家A股公司和17家H股公司。银行板块成为险资最为青睐的投资标的,占据了举牌总数的一半以上份额。共有7家银行被险资举牌,累计举牌次数达到14次。招商银行H股、邮储银行H股和郑州银行H股分别被举牌三次,显示出险资对银行股的持续关注。
平安人寿在银行股投资方面表现最为积极。该公司对招商银行H股进行了三次举牌,对邮储银行H股同样实施了三次举牌,对农业银行H股则进行了两次举牌。弘康人寿则专注于郑州银行H股,连续三次触发举牌条件,将持股比例推升至15%。民生人寿于8月11日通过受托管理人增持浙商银行H股,持股比例达到5.00022%。
除银行股外,险资还将目光投向了公用事业和能源板块。长城人寿偏好水务、能源等基础设施类股票,先后举牌了大唐新能源、中国水务、新天绿色能源等H股公司。新华保险则举牌了北京控股等综合性公用事业公司。
时隔六年再现险企举牌同业
8月13日,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,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,每股作价32.07港元,增持总金额约5583.89万港元。增持完成后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.04%,触发举牌条件。这是继2019年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后,时隔六年再度出现险企举牌同业的情况。
中国平安表示,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,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。中国太保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,拥有完整的保险全牌照,并在上海、香港、伦敦三地上市。2024年,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040.89亿元,同比增长24.7%;归母净利润449.60亿元,同比增长64.9%;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5426.60亿元。
同期,太保寿险和太保产险也披露了被动举牌东阳光药的情况。由于东阳光药通过吸收合并方式私有化其香港上市子公司,导致两家公司原持有的股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换股,被动触发举牌。太保寿险直接持有东阳光药H股股票605.9万股,占其H股股本比例为5.38%;太保产险直接持有148.8万股,占其H股股本比例为1.32%。
8月份以来,险资举牌行为更加频繁,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次举牌行为发生。截至目前,民生人寿、太保人寿、弘康人寿、泰康人寿、信泰人寿、利安人寿、中国平安、长城人寿、中邮人寿、新华人寿、瑞众人寿、中国人寿、阳光人寿等13家险企已合计披露29次举牌公告。
本文源自:金融界配资著名股票配资门户
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